说景真明如何悲愤无奈,天师已经与五娘汇合一处,两人短暂议了一下,毕竟是道门内战,没必要把事情做绝,而且相关政策是现成的,所以两人决定先招降一次,若是肯投降,便省了一番功夫,若是不肯降,再强行攻打也不迟。
议定之后,也不必派人,反正有的是神通,天师直接在无忧谷的上空以雷霆写字,雷霆耀眼且久久不散,字迹自然也清晰无比,只要抬头便能看个一清二楚,这不仅是对景真明的劝降,也是对景真明残部的劝降。
景真明仰头看到天师的劝降书,久久无,他身边的几个亲信将领也是沉默不语,尽显悲壮萧索之意。
当然,在景真明做出决定之前,无人敢说什么,毕竟景真明的仙人修为做不得假,再怎么穷途末路,杀几个叛逆还是轻而易举。
过了许久,景真明终于是艰难开口道:“此番……此番内战终究是兄弟阋于墙,而非外敌入侵,天师又有好生之德,不愿多造杀孽,我等自当识趣一些才是。”
周围的人顿时松了一口气,许多人的表情也舒缓下来。
在危难关头愿意杀身成仁的终究还是少数,又是内战,对面不乏旧相识、老交情、朋友同僚,便是降了也多半能有个好去处,又何必求死呢?
再者说了,仗打到这个份上,死伤这么多弟兄,也算对得起帝京的皇帝陛下了。
更关键的一点,自家人打内战时投降不必抱有太多道德负担,面对外敌时,谁敢投降自是要遗臭万年,可自家人内斗时投降便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了,当年大齐太宗杀兄囚父,著名诤臣不也是东宫旧人吗?都差不多了。
景真明降了,天师、五娘外加匆匆赶到的苏元载进入无忧谷,接受了景真明所部的投降。
前敌三人议事做了一个简单的分工,苏元载打仗不太行,不过改编俘虏做得不错,长于内政,所以接收降人、改编黑衣人、建立同道府的任务都交给了苏元载。
天师会亲自坐镇太平山,一边修复三十六部雷神,一边重建太平山大阵,并总掌芦州军政事宜,以防国师卷土重来。
五娘则是亲自押送部分重要俘虏返回玉京,其中就包括景真明。
天师亲自出手封住了景真明的修为,说道:“还要委屈景将军去一趟玉京,接受大掌教的发落。”
景真明对此早有预料,坦然接受了这个结果。
五娘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环顾四周,然后她想起来了,小殷呢?这个头号功臣哪里去了?
小殷,当然还在太平宫。
先前小殷破了太平山大阵之后,生怕国师突然杀回来,便偷偷溜出太平宫找地方藏了起来,可左等右等不见国师回来,小殷大概确定,国师是不会来了。
于是小殷又大摇大摆回到太平宫,等待道门大军,想着大家第一眼便能看到神威无敌的小殷大将军拿下太平宫,小殷连摆什么姿势造型都想好了。
只是小殷没有想到,天师和五娘先去了无忧谷,却是迟迟没有来太平宫。
此时小殷正坐在太平宫前的台阶上,大棒搁置身旁,双手托腮,百无聊赖道:“人呢?都去哪了?怎么还不来?”
小殷复又叹息道:“寂寞啊。高手寂寞,寂寞如雪。”
s
此时景真明的这种想法变化就可见一二,作为凡人的时候,哪怕是天人伪仙,尚且敢死,可成为仙人之后反而要贪生。
死掉的仙人当然有,可大多都是不得不死,而非主动求死。
景真明此时便左右为难。
至于立地飞升,乃是从一世界去另一世界,绝非一拍脑门一跺脚便飞升了,要好生准备一番,虽然比不上渡劫那般凶险,但也谈不上“随便”二字。
此时此地,纵然景真明想要飞升离世,也是有心无力。
且不说景真明如何悲愤无奈,天师已经与五娘汇合一处,两人短暂议了一下,毕竟是道门内战,没必要把事情做绝,而且相关政策是现成的,所以两人决定先招降一次,若是肯投降,便省了一番功夫,若是不肯降,再强行攻打也不迟。
议定之后,也不必派人,反正有的是神通,天师直接在无忧谷的上空以雷霆写字,雷霆耀眼且久久不散,字迹自然也清晰无比,只要抬头便能看个一清二楚,这不仅是对景真明的劝降,也是对景真明残部的劝降。
景真明仰头看到天师的劝降书,久久无,他身边的几个亲信将领也是沉默不语,尽显悲壮萧索之意。
当然,在景真明做出决定之前,无人敢说什么,毕竟景真明的仙人修为做不得假,再怎么穷途末路,杀几个叛逆还是轻而易举。
过了许久,景真明终于是艰难开口道:“此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