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并不完全都是浑浊的。
黄河源头到青龙峡的上游,河水呈现青绿色,经黄土高原后,甘肃兰州段泥沙含量明显增加,河水呈浅黄色。
陕西潼关段,接纳渭河、泾河等支流后,含沙量达到峰值,黄河浑浊不堪,洪水之时,水中沙含量更是恐怖。
如果按照皇帝的这个思路,不说一劳永逸的让黄河水彻底变清,但至少含沙量降到现在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都是有可能的。
如此以后就不会再有水患发生了,至少不会出现因为泥沙淤积导致河堤决口了。
但这事儿也只能想一想。
黄河两侧十里、渭河等两侧里百姓迁移走,这对临河而居的百姓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文华殿内众人沉默了,脸上记是纠结之色。
一方面是被皇帝的惊天想法给震惊了,一方面是皇帝惊天想法背后所带来的意义,但这些与想要实施后的麻烦相比更是让人头疼。
见众人沉默,崇祯无奈道:“诸位爱卿,都别沉默呀,有什么想法尽可提出来,成与不成再说就是了!”
皇帝都这么问了,众人也只能出声了。
户部尚书毕自严起身看向工部尚书范景文:“范尚书,请问黄河、泾河、渭河、无定河四条主要河流浑浊的地段以及长度几何?”
不愧是主管水利的工部尚书,没有丝毫犹豫便开口道:“黄河是青龙峡到河南花园口一段尤为浑浊,长度在两千五百里左右;
泾河是甘肃平凉至陕西泾阳段,约六百里。
渭河发源于甘肃渭源,经关中平原,接纳泾河和北洛河,于潼关汇入黄河,全长一千六百余里,浑浊河段是甘肃天水至陕西潼关段,约千里左右。
无定河发源陕西白于山,流经风沙与黄土混合侵蚀的毛乌素沙地南缘,于陕西清涧汇入黄河,全长千里,陕西榆林至绥德段浑浊,约四百里左右。”
“很好!”
毕自严朝着范景文拱了拱手,而后走向白木板:“陛下,想要按照您所说一般,我们可以来算一笔账,
黄河浑浊河段两千五百里,两侧合计二十里乘以两千五百里,这就是一万两千五十平方公里,算下来就是一千八百七十五万亩;
泾河六百里,两侧三里,合计四百五十平方公里,约六十七万五千亩;
渭河千里,两侧三里,合计七百五十平方公里,约一百一十二万五千亩;
无定河长四百里,两侧三里,合计三百平方公里,约四十五万亩,四条主要河流合计两千一百万亩。
黄河流经河套平原、华北平原腹地,泾河只有长武、彬县一带形成狭窄的河谷平原,渭河则是关中平原,无定河只有林—绥德一带两侧为沙地或狭窄的川地,可局部耕作。
如此算下来在我们刚刚算下来的基础之上大概有三成到四成左右是耕地,也就是说在六百到八百万亩,折中一下也有七百万亩。
七百万亩耕地大概是一百四十万人口,大约二十八万座房屋。
这种应该算是短途迁移,补贴不如到中南半岛的,但至少也得人均五两白银,合计七百万两;
朝廷迁移的房屋总不能让百姓自建吧,既然迁移了那就按中南半岛三合院的标准来,均价二十两,朝廷一半,百姓出一半,这应该没问题,合计又是两百八十万两。
沿途吃住和临时过渡等等也需要十几二十万两,总计一千万两白银。
植树造林一项,神宗年间在沿堤植柳数万株,耗银五百两,单棵柳树树苗二十文左右,这还是征发劳役的情况下。
若是算上人工、养护等等,单棵至少八十文左右,按照五米一棵树,这么长和宽的区域至少需要树木……九亿棵,若算上枯死、补种等等至少还要增加一亿棵。”
嘶……
众人瞬间倒吸了口凉气,眼中记是不敢置信之色。
工部尚书范景文更是直接起身在木板之上计算着,足足过儿半炷香的时间范景文才停了下来。
“陛下,毕尚书的计算没有错误,的确是需要九亿棵树苗,按照树苗成本和人工成本,这些至少需要九千万两白银,加上迁移等等,合计一亿两。”
我艹……
群臣直接爆了粗口了,然后都迷茫了。
今儿不是年终总结和新年计划的事儿吗?
怎么就整出一个一亿两银子的大项目了?
是他们飘了,还是他们真的老了,随随便便一个项目都是几千万上亿的,大明真的已经这么富有了吗?
“毕尚书不要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