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青杏 第109节(3 / 4)

少越好。”

孟裕安一脸的老实相:“下官都听大人的。”

段芝庭眯了眯眼,这姓孟的,倒是挺会装憨,不过,他也会。

“若是辩一辩文章是非,老朽还敢一试,可这如妇人一般讨价还价,本官也不甚擅长。”段大人一脸的为难,“只是皇命在身,唯有勉力一试了。”

经过两天的讨价还价,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果力郡王的所有治疗费用都由大越朝负责,等到完全康复再返程。延误行程的损失和受到惊吓的赔偿则合计作价白银四十万两,由伤人者赔付,限期十日缴清。

要价一百万两,最后讲到了四十万两,谁也不敢说段大人和孟大人不尽力,就连皇帝陛下都亲口夸赞段芝庭:“段爱卿有此之能,可去户部替朕守着国库了。”

如此一来,几家当事人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个天文数字。

可是这笔巨额赔偿摊到每家人头上,谁出多少又是一回事。说是四个人,其实是三家,所以现在鸿胪寺这边为难的地方就是把这四十两的任务摊派成三份还是四份。

段、孟二人成功的完成了对外谈判的任务,却管不了内部分派的问题,其他人就更不会过问了。

这个得罪人的差事便落在了皇帝头上。

“陛下,淑妃娘娘给您炖了参汤,在外头等着。”吴泉看这些大人们已经汇报完毕,便跟皇帝报告。

“让她回去,有这个功夫,不如好生约束娘家人!”皇帝有些不耐烦。

吴泉听着,心里却是一咯噔,淑妃的娘家却也是陛下的外祖家,现在陛下这么说,显见得是真的恼了郑氏一门。他便出得门外,叫了个小徒弟去打发淑妃。

他回来的时候,正听见皇帝说呢:“这有什么不好分的,不是四个人在场吗?一个人领十万两,赶紧拿了银子去赔不是,把这个帐了了!”

现在好了,皇帝金口玉言,没什么不清楚的地方了,领了任务,回去筹银子吧。

认真说起来,十万两银子对于王公贵族们来说,虽然不是小数目,可也不是十分大,不至于要死要活的,但是这毕竟是要现银,而且要限期拿到,这就有些难受了。他们手里的那些个铺子田庄、古董字画,平时都是价值连城的好东西,可是急切之间要脱手,难免要再吃些亏,更别说赔了钱也还得赔进去孩子了,没看这几天京城的郎中们都格外忙碌些嘛,吐血的人太多。

陈郡王府上别的不多,就是孩子多。陈郡王自己的妻妾就有七八个,个个都生养了好几个,子又生孙,孙又生子,人丁是兴旺,可是能赚钱的没几个,靠着宗室的俸禄,儿娶女嫁,银子越花越少,每一房都得指着媳妇的嫁妆贴补日子呢,这一下子出了一个十万两的缺口,府里立刻就乱了起来。儿子孙子都闹着要分家,儿媳妇孙媳妇们哭闹的哭闹、回娘家的回娘家,全京城都知道他家要因为一个败家子而散了。

谢氏这边倒是安静很多。

其实出事的几个孩子里,他家的地位最低,还偏偏是这场要命聚会的发起人,虽然有个建昌公主顶着,可是毕竟是隔房的,这几天他们一直夹着尾巴做人呢。银子的事儿已经都定下来了,他们也不敢吱声,只好私底下筹银子。

谢二老太爷这一支本就不如嫡支,手里虽然富足,可多半产业都在钱塘,十万两现银差不多是他们带出来的盘缠的一半了。不是不能出,而是最有出息的孙子下了大狱、京城里的局面也没打开,这银子出得毫无价值而且十分丢脸,一家子都几乎要呕死。

谢二老太爷院子里一天到晚的飘着药气,谢老太爷也没好到哪里去,谢氏一族好不容易回到京城,他精心培养的孙子孙女还没大放异彩,就被这个倒霉事儿给盖过了风头,还连累了名声,公主也不满意,已经甩了好几次脸色了。

不过这两家要是跟郑家比比,那又好很多了。郑家这几天家里哭声闹声就日夜没停过,简直是如丧考妣,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外头做官的郑布政使大人客死异乡了。

郑瑞昀是长房次子,郑瑞晨是三房长子,都是正儿八经的嫡子嫡孙,兄弟俩一起被打得哭爹喊娘,手拉手去刑部大牢吃牢饭,可他们的爹娘却撕得你死我活,都说是对方的儿子连累了自己的儿子。郑布政使的回信还没回来,宫里的淑妃也没求到情,他们正为儿子们的前程痛心不已的时候,又拿到了二十万两的罚单。

这下子,原本保持沉默的二房和四房不愿意了。他们是庶出,孩子们也进不去那些公子哥儿们的圈子,这次反倒是得了个平安,他们还没幸灾乐祸完呢,却听说这笔罚银要从府里的公帐出,现银不够,得变卖些产业。这可不行!为官的资源轮不到他们,可这家产还是有他们一份的,凭什么拿出来填这种窟窿?

有人不高兴,自然也就有人高兴了,这几日,京城里的几大当铺都接了好几笔大生意,牙行也拿到了不少难得的产业。

“夫人,曲牙人递了消息,说郑家有几处酒楼要出手,还有陈郡王府上,也有铺子要卖,都是赚钱的营生,不过要现银,而且要得急,您看要不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