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1o章(1 / 2)

“等会儿他回来送柴就看见了,可别把他当什么坏人轰出去呀。”

“知道了,你们小孩子家家的,都当我老糊涂呢。

还不赶紧走,等着喝西北风呢?”

“嘿~老太太,都快过年了,您这嘴就不能说点好听的?”

“我一个黄土埋半截的老太太,凭啥说好听话给你啊?

我就说我乐意的事,阎王都不敢收我,你能把我老太太咋地?”

堂远笑嘻嘻背上背篓,出门前逗着老太太:

“谢奶奶,我呀,今天不给你留鸡头。”

说完就迈着轻快的步子往农市走。

柳承跟在堂远身边嘟囔:

“三哥,你说你跟个老太太逗什么嘴?别哪句话说不好把她气个好歹。”

堂远道:“你放心吧,看这老太太面相啊,再活十年八年都没问题。”

“你咋知道?啥时候还会看相了?”

“哼哼,天机不可泄露啊~承哥,今天咱俩得大干一场,哥哥我准备拿出绝招揽客了。”

“哎?昨天你就这么说的,你到底有多少绝招啊?”

“那~也不能告诉你,你就听我安排,等会儿到农市咱俩这样……”

声音远去,是少年独有的清脆和舒朗。

另一边砍柴的叶青竹,赶在晌午之前砍了三担柴。

送第一趟回去的时候就见着了房主谢老太太。

“你是叶家的大小子?”

叶青竹将柴放下,笑着回了声是。

“谢奶奶,我家两个兄弟还小,平时可能闹腾了点,还请您多担待。”

老太太仿佛跟一大早的那位判若两人,笑容慈爱。

“闹腾点儿好,我那个孙子啊,忙!你是不知道,出来进去都是一个人,连个声响都没有。

他们俩在这住,还能给我老太太做个伴。

再说了,他们心眼儿不坏,看我腿脚不利索了,挑水砍柴亏了他俩。”

“没给您添麻烦就好,人没在眼皮子底下,就怕他们俩闯祸。”

“你小子一点也不实诚。这俩孩子教的多好啊!勤快懂事,嘴甜还机灵。”

“谢奶奶,是您人好。下次我再进城啊,带上点我妹妹做的酱菜给您尝尝。放心,软和,不费牙。”

“哎~那感情好。”

“时辰还早,我再去砍些柴。”

往返三趟,再不走就要迟了。

今日是个阴天,偶尔有一会儿太阳,也是朦胧的一个圆盘。

这样的天色看着就让人心里压抑,好在农市上的人并不少。

堂远今日养足了精神,并且换了一套词儿吆喝。

好多人听着新鲜喜庆,自然不会吝啬十几个铜板。

再说别处卖烧鸡只能整只,这俩小孩儿有意思,可以买半只。

除了聚闲帮给虎哥买兔肉,其他人还是买熏鸡居多。

一个是价钱上便宜,再就是野鸡再怎么做也不会难吃。

只有之前买过兔肉的,今日再找到叶堂远他们时,买的都是整只的熏兔。

两天半,也算攒下了回头客。

其实盼儿做的熏兔并不多高明,用的也是常见的调料。

只不过白狼县没有专门养兔子吃肉的,货源不稳,就不会有人专门做来卖。所以叶堂远算是占了个先机。

第183章 盼儿犯小错

小小的县城,还不知有多少家正在为过年做准备。不过叶家的七加一,把平淡的日子过得忙碌又踏实。

腊月十五以后,农市的人流暴增。不少人家开始宰猪杀鸡,趁着年前卖掉换点其他东西或是银钱。

叶堂远二人也是从这天才认识到梁家父子的能耐。

集市上别处尚算一般,但梁家的摊位前可以说是里三层外三层。

大家所争抢的,无非是梁半仙亲手所雕刻的门神桃符。

梁半仙的儿子虽然从小耳濡目染的也学了不少,但是毕竟年轻,听过往的行人说,好像天赋不太行。

梁家再小一辈的刚刚能拿刻刀,唯一的儿子没什么灵气。

所以梁半仙制桃符着实辛苦,作为家中的主要银钱来源,梁半仙几乎用大半年的时间收集好桃木,再利用秋后的农闲带着儿子雕刻。

几十年来,老一辈人都知道梁半仙亲手制作的越来越少,想要把儿子推出来独当一面。

稍微介意点儿的人家,都不愿意相信梁家儿子的手艺。

笑话,那可是门神啊!要是买不到好的,万一惹怒门神,不能护佑一家平安怎么办?

所以临近年底,很多人宁愿少吃一口肉,宁愿不穿新衣。这梁半仙做的桃符是一定要抢的。

堂远小声跟柳承嘀咕:

“承哥,不就是一块木头,至于的嘛!

不瞒你说,我刚看见梁家爷俩儿那天,就那对三角眼,下意识的感觉不像好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