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咸鱼被迫考科举 第114节(2 / 3)

她唯一知道的是,儿子不愿意回长安,连遗体都不愿意送往长安让她看一眼。

儿子恨她。

郑太后想到自己寄过去的那些信,当真是伤心欲绝。她这是在儿子心口上扎了多少刀子?

人在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不妥,如今人没了,再后悔,也不能起死回生。

郑太后身子每况愈下,王新也是派了不少太医过去问诊,可他没人却没什么精力去关注郑太后,甚至连家人都没办法让他分神。

王新这个帝位得来不正,哪怕他手里的势力承袭于郑廷,算是郑廷半个继承人,可这些人还是对他皇位的正统性表示怀疑。王新虽然恼怒,却不能真的拿他们开刀,朝廷就这么多人,若是都砍了的话,谁还会替他卖命?谁来管理这一摊子的事儿?外头的起义至今未平,王新不仅不能发作,还得给他们加恩,尽力将他们收为己用,好让他们一致对外,尽快安顿好齐国江山。

只是有个皇位在前面吊着,起义如何能压得下去?自从王新上位之后,民间比从前更乱了,甚至还不如郑廷在世的时候。上任皇帝只是在对夏用兵一事上颇受争议,这一任皇帝他自上位之后争议就一直没断过。

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王新知道民间议论,可他全无办法,只能寄希望于时间来化解这些误解。与此同时,王新也第一时间给夏国递交了国书。

他们愿意于夏国世代交好。

先不说世代究竟能保证多少代,反正目前王新是愿意交好的。

可他愿意,夏国却不愿意。郑廷死后留的一手可把世家大族给吓坏了,关键是,这一手还真就有用,半个月前便有一户被连夜砍死了十多人。据说是因为那家平日里行事太嚣张,惹了眼,遂被第一个祭天了。

赫赫扬扬的豪门大族,当家主子说没就没了,这谁能不害怕?

他们生前要多尊贵有多尊贵,要多威风有多威风,可人没了,风光与尊荣也就彻底不在了,甚至死后还不如平民百姓呢,百姓的死相可没有这么惨。

更令人生畏的是,那几人身手极好,杀完人之后不声不响地跑了,如今整个世家圈子都吓得不敢出门,生怕一出去就遇到那等穷凶极恶之徒,想拿他们的命换钱。

都是那该死的郑廷!

不对,郑廷已经死了,这人不管是活着还是死了对他们都是威胁,真是没处说理去了。

这些杀手不能纵,齐国也断然不能留。

继任的王新也得死,齐国境内的起义军更得灭了才好。反正郑廷已经不在了,如今的齐国就如一盘散沙,最好趁着这个机会直接统一了两国。

朝臣们催着陛下做决断。

于是不久之后,宋允知再次收到了京城的密令。

第153章 忽悠 打你都是因为爱你

朝廷对于攻占齐国,已经是势在必得。

陛下一心想要夺回长安,而那些世家大族也想着尽快铲除郑廷的残余势力,留着这些人祸患无穷,没准真有一日他们能被这些人给杀尽了。

坏事做尽的人当然不无辜,从前仗着自己出身高贵,将人命也没放在眼里,这些人死了就死了。可是也有没犯过大错的,他们为何要赔上性命?真是太冤枉了。

几乎是同一天,宋允知又收到了另外几封信,不出意料都是朝中一些同僚写给他的。因为平日里并不怎么熟悉,所以通信也显得生硬的很。这些人都很在意前朝的战事,对宋允知能力的信任更是空前绝后,他们甚至想让宋允知三个月平定齐国,一统南北。

宋允知:“……”

他怎么不知道这些人竟然这么敢想?

这些人为什么着急,宋允知心里自然清楚,所以也没有回复他们,甚至觉得吓一吓他们也挺好。

世家中就是没犯过错的人,也没少通过身份之便来获利,郑廷所以那么恨这个群体,也是有原因的。不过郑廷人都没了,总是提他也不好。

有些人在世的时候叫人愁,总觉得他面目可憎,但是真没了之后,不免又开始怀念起来,可见人呐,就是贱。

随春生拍了一下宋允知的肩膀:“想什么这般入神?”

上次王新等人援助郑廷时,随春生也追在后面赶过来了。他过来时抱着要死战一场的决心,连遗言都写好了,不料来了之后却发现齐国人竟然怂了!

他们退回去了!

没打成,自然是好的,尽管成就并不高,可是允哥儿能平平安安,手底下的将士们也不用死了,皆大欢喜。

宋允知扬了扬手里的信:“又来活了。”

没多久,宋允知便将众人召集起来,把朝廷的命令一五一十地转告他们。早在之前宋允知便给他们打过预防针,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这场战不会那么轻松就结束,现在看来确实如此,齐国是退回去了,但是朝廷可不答应。

谢霆与随春生遥遥对望,率先开口:“那就打吧,我与随将军做先锋。”

他们俩年纪虽然轻,经验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