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342节(1 / 4)

“王明远之死,朝廷、台府已有定论,余者俱无相干。在私而言,其人为了守卫乡土而不惜捐躯,如今愿望达成、又得乡人崇拜敬服,可谓是求仁得仁,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伯山你本来便与此无涉,更加不必有什么疑虑。”

独孤信听到李泰这么说,心内当即便有领会,先是稍作安慰,然后便又说道:“其实事态发展至此,我也有些始料未及。王明远为何作此谋计,我并不知。之前议定事则之后,我便邀韦夐参详此事,之后亦是韦夐出面邀见王明远……”

听到丈人主动交底,李泰才知道原来事情还有这样一番曲折。

原本他就有些好奇,独孤信虽然资历颇深,但这些年来转镇各地、尤其在陇右一待多年,真正留在关中的时间并不多,怎么就这么云淡风轻的挑拨出如此事端出来,原来是因为跟京兆韦氏合作。

韦夐乃是韦孝宽的哥哥,关中著名隐士,如今也在自家龙原学馆常驻,后世更被称为逍遥公。如今看来,这逍遥公怕也并不像表面看来那么逍遥啊。

点明了这一层隐情之后,独孤信便又说道:“那宇文述、哼,既然此子主动请求托庇于你,伯山也笑纳无妨。这些关中名族各自处身立世都有困窘之处,远不像表面所见那样从容。如今王氏一族并无长丁当户,伯山若不纳之,不久后必也难免势力被人瓜分殆尽。”

李泰闻言后便也点点头,对此颇有感触。远的不说,单说他门生毛世坚一家,原本乃是关中大豪,就连宇文泰等人都要对其礼遇有加,但是随着毛鸿远、毛鸿宾兄弟先后身死,家世很快衰落。京兆王氏也曾参与瓜分毛氏衰落后的乡资势力,而如今又轮到了京兆王氏自己。

既然不是独孤信自己出面推动、促成了王明远的死亡,那么李泰对于接受王述的投效便没有了什么心理负担。虽然王述已经被打上了宇文氏的标签,但在此之前他便已经是自家门生,这么一件小事再硬掰饬,大行台也不体面。

第0630章 秀色撩人

家人们来到关西,虽然让家里的人情诸事大为增加,但因为内外都有家人分担,也让李泰不必再为此操心。

年前年后,李泰都过得很有限,偶或在家接待一下访客,但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赋闲的状态,或是随兴走访亲友,或是在京郊浪荡,甚至还抽空去了骊山别业泡了几天温泉,生活可谓惬意。

过了年之后,李泰还有两场喜酒要喝,其中之一便是他连襟宇文毓同独孤信第二女的婚礼,另一场则就是他弟弟李超的婚礼。

宇文毓的婚礼元月便要举行,因此在新年大朝结束之后,自大行台宇文泰以下众文武权贵们便又纷纷前往华州筹备、参加婚礼。

梁王萧詧也受宇文泰的邀请,和李泰一家同往华州而去,准备参加完婚礼后再随李泰一起返回襄阳。

回到华州后,妙音便带着家中婢女仆妇们回娘家去帮忙筹备自家妹妹的婚礼,几名堂嫂也同往参详帮忙。至于李泰则回家后屁股都没坐热,然后便被召入台府,受命主持筹备男方的婚礼事宜。

这种事本来自是应该由宇文泰子侄自己担当,但此番成亲的便是他的长子,其他儿子们要更小得多,自然不能当事。

两个侄子宇文导、宇文护分别坐镇陇右与河东,今年也都没有入朝述职。尤其宇文护所在的河东,由于去年高澄被刺身死、东魏最高权力又发生动荡转移,近来事务尤其的繁忙,虽只一河之隔,但也不暇返回华州。

外甥当中,尉迟迥以领军将军坐镇长安,尉迟纲则本就不是缜密周全之人,自然难以担当此事。其他的姻亲倒是也有,但是数算一番,反倒不如李泰做事让人放心。当然李泰也只是负责具体的事务执行,而拟定章程框架的则是于谨。

婚礼的主要流程是有着固定的步骤,用人用物都有可循,还算比较简单。最繁琐同时也最重要的,还是当日的喜宴对宾客的安排和台府的安保等诸事,忙得李泰几乎是脚不沾地,每件事都要亲自再三确认,确保没有差错和疏漏,连回家都没有时间。

为大行台处理这种偏为家事的事情,李泰也难免要出入台府内府。幸在去年在师佛寺和尚们的捐输之下,台府又有扩建,尤其内府较之前更扩大一倍,屋舍充裕,倒不至于随便走上几步便遇到女眷扎堆的情况。

李泰自己当然懂得避嫌,不敢在内府乱冲乱撞,尤其避开冯翊公主等重要女眷的居室范围。但因出入频繁,就算再怎么小心,也难免会有行错误入的情况发生。好在他也算是台府老人,被大行台留餐赐宴便有多次,本身既非有意,诸女眷们也并没有过多责难。

这一天,他又带人前往内府库舍寻找一围金漆步屏,却被管库的宦者告知被内府一位夫人支取还未归还。因为前府急用,李泰便也只能着员引领自己等人前往拿取。

但是随行宦者入内片刻后却面色为难的行出来,向李泰拱手道:“尔朱夫人言奴并未手执书令,不知所言真假,须得太原公入内亲禀,才肯将器物交付。”

李泰之前并未履足内府这一片区域,原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