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墨染民国 第259节(1 / 2)

就连洪掌柜都觉得,那些新式文人很有想法,擅长异想天开。

均贫富在他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后面写到的那些神奇的东西,他更是一点不信。

不过他很乐意看这部小说。

而今日,洪掌柜去购买《上海日报》,就听报摊摊主问他:“洪掌柜,你每日都购买《上海日报》,手上可有集齐的《梦游莫斯科》?”

洪掌柜道:“有,怎么了?”

报摊摊主道:“你若是有,就可以赚上一笔,现在全套《梦游莫斯科》,可以卖四元。”其实可以卖五元,不过他要拿一元做抽成。

很多人在看过《梦游莫斯科》之后,打算给远在外地的亲朋好友寄一份。

但他们手上只有一份报纸,而若是自己抄……

一天下来,哪怕不干别的事情,也只能抄一万字,十万字需要埋头苦抄整整十天。

那些收入少的,或许会选择一个人慢慢抄,但那些不缺钱的,就不乐意把时间花在上面了。

他们或是花四元请人抄一份,或是花五元,直接收购一份报纸。

其实大家更倾向于买报纸,有些人为了买到一整套完整的报纸,甚至愿意花七元八元。

毕竟这是原版。

洪掌柜听到报摊摊主的话,有些心动。

毕竟这个故事他和他的孙子孙女都已经看过,拿来换点钱挺好。

但他想了想,又拒绝了。

这个故事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小儿子。

之前曾有人联系他,说是可以帮他给他儿子捎东西。

他儿子应该会喜欢这本书,不如把这本书给他儿子捎过去。

洪掌柜惦记着洪永祥的时候,洪永祥等来了谭家管事给他寄的两套《真假千金》。

他喜出望外,拿着那套英文版的书,就去找其他志愿者,以及周围的劳工,把云景的小说在英国出版的事情告知大家。

这些劳工们自从来到欧洲,就感受到国内外巨大的差距。

他们心中,不可避免地生出强烈自卑。

但现在,看到他们崇拜的云景先生的书被翻译成英文在英国出版,他们心中生出自豪来!

他们国家,也是有出色的人的!

“云景先生真厉害!”

“云景先生太给中国人长脸了!”

“洪先生,你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吧!”

洪永祥笑着答应下来,开始给这些人读《真假千金》。

这个故事在上海刊登时,曾被很多人骂,那些人都觉得这个故事写得不好,觉得金月季的想法是错误的。

但这些劳工不这么想。

他们觉得金月季说得对。

“对啊,让女人裹小脚,真不是什么好事,裹了小脚的女人,就只能干点家里的活儿,遇到危险还逃不掉。”

“金月季的爹都没养过她,凭什么让她乖乖听话?”

“这个金月季真不错。”

……

这些劳工都来自底层,而在底层,其实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来束缚女性。

女人给别人看到了自己的脚或者胳膊就要嫁给对方,女人落水被人救起来就要嫁给对方,这在农村,都是不存在的。

比如上海周边农村,夏天天气炎热,又哪能要求女性穿得严严实实?

一到夏天,多得是女性光脚到处走,到水田里插秧,更是不可能穿鞋,裤腿也卷得老高。

这时候家家户户房子都小,家里人人却多,浴室也是没有的。

因此,插秧割稻干了一天出了一身的汗以后,女人也会直接下河洗澡,最多就是穿着衣服洗,回家再换干净的衣服。

此外,清朝时,有钱有权的人是能纳妾的,民国的人也能娶姨太太,再加上这时候重男轻女以及家里穷,一些人家不愿意养大女婴……

底层男人,千百年来一直处在娶不到媳妇的情况下。

他们只要有媳妇就行,连寡妇都有人抢着娶,风尘女子从良,也都能成家。

比如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十几万从事风俗业的女子,大部分都参加相亲嫁了人。

这些来欧洲的劳工都是日子过不下去,才来异国他乡讨生活的,自然觉得金月季的做法,一点问题都没有。

洪永祥听到他们的话,心情挺好的。

他们不排斥这本书就好,他用这本书教他们中文和英文,会简单许多。

洪永祥又一次忙起来,而桑景云则又一次见到了冯胡林。

正好冯胡林让谭大盛帮忙购买的一些设备到了上海,谭峥泓就约了桑景云,一起给冯胡林送设备。

这是桑景云第一次来到冯胡林开的医院。

后世的医院都很大,但这时候的医院挺小的,冯胡林的医院瞧着就是一栋普通民房,后世一些大点的诊所,都有这个规模。

医院里医生护士的数量,还有床位的数量也不多,不过收费非常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