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奇,没想到魏锦娘年纪这么小就在周家做活,也是,书里毕竟只是个连配角都算不上的,自然不用费大力气写,现在看来她本身就和周家有渊源啊?
只是周存之生的极其俊俏,潇洒自如,书里是个品味很高,爱娇花似的美女,怎么会看上魏锦娘的?她看起来胖胖墩墩的,脸跟粉桃似的,很平庸啊。
不过,她现在的当务之急却不是魏锦娘而是她母亲苗小娘。
但看了看自己所裹的脚,又很灰心。她本以为穿越过来,不说成为花木兰、梁红玉这样的人,至少在宋代还是很推崇李清照、朱淑真这样的才女,她一心有所作为,然而还不说什么嫡庶相争,妻妾相争,光一个裹脚,便是她亲娘苗小娘趁着她睡着帮她裹的,她根本抗争不过。
电视小说里那种姐妹们在亲爹面前相互攻讦,彼此下蛆在周家也根本不存在,因为亲爹除了睡觉都不怎么来后宅,有空让她们写字,他能检查一二,在这个时代算得上好父亲了。甚至姐妹们请完安后,都是待在自己房里,彼此串门竟然都有限,大家平日还要写字、做女红,全部人聚在一起的日子都不多。
长辈不叫回话,晚辈根本没法插嘴,连回嘴分辩都会认为不孝顺,哪里做错了,会有专门的嬷嬷们教导要守礼。
……
锦娘觉得这四姑娘看她的眼神也怪怪的,她剪鞋样子的时候,觉得有些如芒刺背,还好外头绿缨过来说二夫人来,让姑娘们去陪客说话,她才能告退。
第11章
锦娘从四姑娘房里出来,就见众人簇拥着一粉雕玉琢的妇人,看样子应该就是二夫人吴氏。她三十来岁的年纪,头上戴着貂鼠卧兔儿,依稀能看到头上名贵的凤钗,身上穿着大红色瑞锦纹五彩罗袍,下面着重绡绒金挑线裙子,芙蓉面柳叶眉,纤手戴着嵌宝的戒指。
“真富贵啊。”锦娘叹道,这二夫人比大夫人还要富贵几分。
只听旁边的人道:“可不是富贵,二老爷虽然官途上一般,但却好经济,家中米谷烂仓,人家都说他是周家的邓通呢。”
吴氏此时进了正房,等蒋氏坐下,她方坐下,只是笑道:“本来早该过来嫂子这边的,二老爷说我身子不好,让我好好将养,现下我好了,一出来就过来嫂子这里了。”
“知道二叔疼你,我送去的血燕是我娘家送来的,你每日熬粥服用,如此方好。”蒋氏道。
她妯娌二人素来关系不错,所以吴氏含笑见侄女们过来,都是夸了又夸,尤其是对大姑娘师师很是喜欢:“看着便端庄可人,都是嫂子教的好。”
四姑娘也在其中,她是非常讨厌吴氏的,甚至看到她心里就忍不住厌恶。这种人淡如菊又爱玩双标的媚男女主,谁会喜欢呢?在那本小说里,她最讨厌的就是吴鸾。
当然蒋氏也算不上什么好东西,这也是个大婆教的,仗着正妻和家世的身份总是目无余子,高高在上,这两人也算是臭味相投了。
吴氏是来和蒋氏商量一起给姑太太过生辰的:“她是正月十八的好日子,平日姑太太和侄女儿都在嫂子这里住着,我们也照看不到,我就想着等那日不如在我们那花棚下摆几桌,嫂子看如何?”
蒋氏当然很高兴,本来那姑太太和她不大对付,还要她出钱为她过生日,她心里怄,现在吴氏揽在她们那边,她岂有不依之理,故而先假意推辞两句,才道:“那好,到时候咱们一并去你们那边乐呵。”
“那就这么说定了。”其实吴氏心中哪里愿意招待什么姑太太,这次她回来谁都看出来她的日子不好过,但大家子的人情往来不可或缺,毕竟老太太还在呢。
因此,吴氏看起来笑眯眯的,一幅很欢喜的样子。
其余姑娘们都想着到时候能去玩儿也高兴,唯独有这四姑娘觉得吴氏这人真的绝了,姑太太刻薄过她,她还上杆子讨好人家。
主子们的事情,和她们针线房的丫头们关系并不大,锦娘白日要拿出功夫来帮四姑娘做鞋,晚上还得赶制嫣红的平地绣鞋,好在方巧莲要给二姑娘做裙子,两人一起打着哈欠点灯做针线。
“咱们若是也能出去看灯会就好了。”方巧莲羡慕的很。
锦娘摇头:“这就是做奴婢的不便了,能不能出去也得听主人家的,我们又不是姑娘们身边伺候的,怕是难了。”
方巧莲笑道:“那些管事妈妈们倒是能够出门。”
“是啊,那些妈妈们放在外边也比好些小户人家的娘子们过的好。”只不过便是这样,她也不愿意做奴,可当着矮人不说短话,方巧莲是想留在府里的,她驳斥人家干嘛。
二人做了会儿,觉得手冷脚冷,才方上床睡觉。
又说周家欲全家出去看鳌灯,老太太让外孙女也去,蒋氏对姑太太有些意见,但对侄女儿倒是没什么仇怨,毕竟还是孩子呢。遂她笑道:“老太太您只管放心,我让师师带着她就是了。”
周师师是蒋氏的长女,和蒋氏爽利的性子不同,她温柔细心又端庄,母亲这般说了,她便带着几位妹妹一处去梅姑娘那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