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们出来之后才发现,所有明知丹药有害依旧炼丹献药者都已被处死了,只有他们这些真心实意认为吃丹药能长生不老的炼丹师活了下来。
但他们如今的日子,也很不好过。
陛下虽然还需要服用他们炼制的丹药,但已经慢慢减少了剂量,想来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失去最后的价值。
没有人想死。
“我知道□□”一位炼丹术士小声道,春秋战国时期,炼丹师们便已经把这东西鼓捣出来了,但因为和“长生不老”这个终极目标相去甚远,一直未能得到上层人的重视,“若是我们能造出天幕中说的‘鞭炮’,哪怕只有三四分相像”
“也许就能保住我们的性命。”另一位炼丹术士说出了他的未尽之言,“左右都是个死,不如拼一把吧!”
活下来的这几位炼丹师其实都不太聪明,但他们有一个优点,就是认准了一件事就绝不回头地做到底,哪怕后续的实验过程中不断有人丧生,他们也并未放弃。
多么可贵的实验精神。
以生命为代价,不久后,这群炼丹术士成功制造出了和天幕中“鞭炮”一样响亮的火药,不过,爆炸的威力,似乎有些过大了。
嬴政并不知道,自己的一时手软,竟会在不久之后收获这么大的惊喜。
嬴政那边的炼丹师们能做出成果,刘彻这边的炼丹师们当然也不是蠢货。
与秦朝的炼丹术士相比,他们的境遇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
不久前,刘彻还是一个沉迷仙道、追求长生的“有志”青年。
虽然刘彻才刚过而立之年,但因为文景二帝的早逝,他一直有些担心自己的寿数。
幸运的是,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占据了他大部分精力,到目前为止,他还并未受到过丹药的太多伤害。
按照原本的历史,炼丹师这个专业在未来三十年内都将大爆特爆。
但天幕出现后,刘彻就果断把那些“仙人”、炼丹师都抛之脑后了。
魔术师、炼丹师们在皇帝这里找不到就业机会,但心思灵活的他们绝不会就此放弃自己的专业,一定还有别的办法!
果然,现在天幕就给他们展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因为不像秦朝的炼丹术士那样承受着死亡的威胁,他们的实验进度稍显缓慢,但相较于原本的历史,他们已经算得上是神速了。
卫霍有了这样的神器加持,对匈战争的胜利,已经宛如囊中之物了。
司机倒是没被鞭炮声吓到,她是专门干这个的,每天都听,早就见怪不怪了,闻言笑道:“是不让放鞭炮,这是拿音响放的电子鞭炮。”
陈女士也笑了,仔细听了听,发现炮声确实是在循环,每一遍都一模一样:“连鞭炮也有电子的了。”
小狗虽然听不懂她们的话,但见陈女士不怕,他也就不当回事了,又趴回到了她的怀里。
伴娘们坐的车离装着音响的那辆车更近一些,明月几人被吵得脑瓜子嗡嗡的,好在很快就到了男方家的小区门口。
据说伴郎们昨天半夜还在小区里贴大“囍”字,等婚礼办完还要回来把贴的“囍”字都揭掉。
“啊?”诸朝人都发出了同样的疑问,“现在就拜堂吗?”
“这时间,应该是改了。”有人回想起了天幕之前显示的字,明女郎说的是“婚礼”而并非“昏礼”,之前他们还以为只是改了一个字,不曾想连“黄昏”这个时间都给改了。
接下来他们就更震惊了。
秦汉两朝是没见过拜堂,唐朝是只有夫妻对拜,宋朝加了一条祭拜家庙,都没有拜天地和拜高堂,而明朝则是震惊于,不管是拜什么,这一对新人都只是行鞠躬礼,而并非跪拜礼。
更让他们无法忍受的是,夫妻对拜三次,前两次那位司仪喊“谁先抬头谁做饭”、“谁先抬头谁洗碗”时,新郎都特别自觉地先抬起头,最后一次喊到“谁先抬头谁管钱”时,新娘“噌”地一下就站直身子了。
不得不说,这一幕把诸朝的许多男人都气炸了:“成何体统!这简直成何体统!”
恨不得立刻把明女郎的姐夫开除男籍,再把明女郎的表姐送去学一学女德女戒。
若是明月知道,一定会说出现在网上经常能看到的那句评论:
新郎:开心~
新娘:开心~
网友:不同意!坚决不同意!
把“网友”替换成这些人简直毫无违和感呢。
接下来就是南宋时才出现的“掀盖头”环节,但是这个环节对于陈星而言,唯一的用处就是可以出片。
后面的吃“生饺子”环节更是直接取消了,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对生孩子这件事的态度都比较暧昧,虽说大部分结婚的人拖到最后还是要生,但能晚一些还是更晚一些吧。
一行人又热热闹闹地往饭店出发,刚刚拜堂穿的是凤冠霞帔,等会儿就要换成白色大拖尾主纱了。
明月一家人分了三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