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9章(1 / 2)

谢云程仍然不动如山,他看着耿志山那双微颤的眼睛:老将军,孤这是有事要求你,若老将军连这个礼都不受,那孤又有何脸面说出自己所求之事呢?

耿志山听到谢云程这句话后脸上还是带着惶恐之色:陛下,自古天子跪天跪地跪祖宗,断无向人臣跪拜之礼啊!若陛下真的有求于老臣,老臣身为您的臣子自然会竭尽全力去办,您真的不必向老臣行如此大礼啊!

话音刚落,谢云程一脸真挚地看向耿志山:老将军此话当真?

耿志山看到这孩子脸上的狐疑,他也猜到了谢云程求他的事情可能有一定的危险,更甚者或许跟宣凤岐有关。他只回答道:自然,老臣不敢欺君。

谢云程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一丝喜悦,他这个时候才站起来,耿志山那颗悬到嗓子眼的心才算暂时放了下来。

谢云程接着说道:孤知道老将军一心忠于大周,所以才会在先帝驾崩后从远疆赶回来助孤登基,想必老将军也知道孤虽是大周的皇帝,但大周的人心并非都是向着孤的。

耿志山听到谢云程这番话后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陛下所言指的是襄王?

谢云程点点头:老将军见识深远,孤说的就是襄王。只是孤登基不满三年,朝中朝外人心动荡,若此时夺权恐怕不是个好时机,老将军虽然统领三军,但我大周大部分将军都在边疆戍守,皇城内的禁军全都握在襄王手中,孤现在身边无一人能与之抗衡,所以孤便想到了老将军。

耿志山听完他这番话后眉心皱成了根麻绳:陛下的意思是要老臣召边疆将士回来,助您夺回落在襄王手中的政权?

谢云程此刻摇了摇头:不,襄王虽然在许多事上有不足之处,但是孤留着他还有用。若贸然除掉他,必会引起朝内外动摇不安,若是从北疆调兵回来又会动摇军心,让内朝中有不臣之心的人蠢蠢欲动,敌国也可能会趁我大周内乱之际发动敌袭。

耿志山听到谢云程这番话之后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他,这孩子的气度和谋略都跟先帝一模一样,不他甚至比谢玹好一些。因为今年的他也只有十二岁而已。

生在帝王家普通的孩子十二岁时或许连兵书都没有读熟,但谢云程却能分析出当前局势的利弊,而且他所陈列的事情也是有理有据,并不是信口胡诌的。

耿志山眼中充满了赞赏的目光:那陛下希望老臣怎么做?

谢云程听到他这样问后微愣了一下。他又趁着耿志山双目注视他的时候往地下一跪:孤有一个不情之请!

耿志山看到谢云程又跪,他那刚放下没多久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他连忙也跪下:陛下又折煞老臣了,老臣说过,凡是陛下的命令,老臣必竭尽全力!

就当耿志山想要他站起来的时候,谢云程继续跪着:老将军请听孤一言,孤一个人在皇宫之中孤立无援,而且襄王也时常派人监视着孤,孤想让老将军成为孤的太傅,这样襄王想要暗害孤的时候,孤还有老将军可以依靠!

谢云程这番话言辞恳切,发自肺腑,耿志山听后反而沉默住了。他没想到谢云程会请求他为太傅。

耿志山虽然对谢云程这个要求有些疑虑,但他还是请谢云程起来说话。说到底他是臣,谢云程是君,他从未有过谋逆之心,谢云程这一跪恐怕要折他十年的寿了。

朝中文武全才数不胜数,而他只不过是一个经由边疆沙土侵蚀的粗人。耿志山看着谢云程:陛下真的要臣为您的太傅?

谢云程目光坚定地朝他点了点头:自然,孤深思熟虑已久,孤觉得老将军乃太傅的不二人选。

耿志山似乎在推辞:可是陛下老臣常年习武,与风沙刀枪为伴,才情不是甚好。

谢云程听到耿志山有为难之意,于是接着说道:谢氏的先祖哪一个不是风沙刀枪相伴,大周的江山是从马背上打出来的。老将军只凭借于此便足以当孤的太傅了。若老将军不肯答应的话,那孤宁愿长跪不起!

耿志山见谢云程又想跪一下,于是连忙伸出双手制止他:陛下这可千万使不得,既然陛下都这样说了,老臣岂有不遵之礼?

谢云程听到耿志山这话后眼中闪过了一丝喜悦的光:这么说来老将军是答应了?

耿志山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谢云程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显得高兴极了,他又像刚才一样撩开衣袍准备跪拜耿志山:太傅在上,请受孤一拜!

耿志山见状连忙抓住了他的胳膊:陛下别!老臣虽然答应为您的太傅,但君就是君,臣就是臣,老臣不敢有僭越之举,请陛下不必以民间繁礼对待老臣。

谢云程听到耿志山这话后微皱起眉头来:可是孤怎么也得有些表示才对啊。

耿志山看到谢云程这认真的脸不禁笑了一下,他喜欢这孩子的单纯也喜欢他的聪颖,这个大周需要一位英明的君主,如果他成为谢云程的太傅能使得万世开太平,那也算功在千秋了。

耿志山看向了旁边梨木桌上的茶盏:既然如此,那陛下就为臣俸一杯茶吧,如此一来便算有所表示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