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1章(1 / 2)

其关键便在酸浆水。

可酸浆水是什么,要如何制作,方子上写得笼统,只说是用豆浆发酵制作,发酵好的酸浆水呈现清澈淡黄色,酸香温和,无腐败臭味。

用发酵好的酸浆水做出的豆腐,豆香浓郁,口感细腻嫩滑。

赵景清:“……”

原料、用具、环境、时间等都会影响发酵结果,酸浆水没发酵好,酸浆豆腐自然做不出来。就算做出来,点浆的时机,酸浆水的用量,后续的压制成型,都会影响豆腐的口感。

怪不得姜夫人说找了不少人都没做出来,确实不好做。

袁牧做豆腐那么久,得了赵景清真传,看着方子眉头越皱越紧,“酸浆水不好做,这钱难挣。我们不知道酸浆豆腐是啥味道,就算做出来,也不知道做对没。”

赵景清思索一会儿,“好吃的不一定对,但难吃的肯定不对。”

“是这个理。”袁牧忍俊不禁,“你安心试做酸浆豆腐,豆腐坊的活计我盯着,出不了错。”

“成。”赵景清点头,脑子里已经浮现几个想法,发酵可用生豆浆,亦可用熟豆浆,且都试上一试。

如今用豆子多,紧挨着石磨的位置,泡了几缸豆子。赵景清舀出四斤泡好的,磨浆滤浆后,一半倒入锅中煮沸,另一半生豆浆分成两份倒入洗干净的陶罐中。

现在天气不冷不热,是最适合发酵的时候,按赵景清的经验,陶罐直接放在屋内即可。

装有生豆浆的陶罐,一个密封,一个敞开。锅中煮沸的豆浆冷却,亦是如法炮制。

柴房的柴火早已清空,打了好几个架子,用作霉豆腐发酵的发酵房。赵景清将陶罐一一搬入其中,放在角落。

入秋后昼短夜长,天黑得早了些,赵景清做完这些,天已经擦黑。林翠娥做好饭菜,吆喝着吃饭,赵景清应声去洗手吃饭。

待吃好饭洗漱完,在进屋睡觉前,赵景清端着烛台进入发酵房,蹲下身往陶罐里看。

敞开的陶罐清晰可见,没甚变化。

次日丑时过半,赵景清到点便醒,醒来收拾妥当,第一件事就是端上烛台去检查发酵情况。

装有熟豆浆的敞开陶罐,豆浆变得浑浊分层,瞧着不容乐观。

赵景清又看装有生豆浆的陶罐,表面好像凝了一层皮。赵景清伸出手,在碰到前又收了回来,起身去厨房取一双筷子,用烧开的水烫过,折回发酵房,用筷子捞起最上边的豆腐皮。豆腐皮凝了一半,时间久一点,能凝成一张完整的豆腐皮。

微弱烛光中,能瞧见豆腐皮下是偏黄的浆水,底部有沉淀。

浆水颜色和方子上写得相似,赵景清面上露出笑容,看来得用生豆浆发酵才行。

赵景清克制住掀开另一个装有生豆浆陶罐密封盖子的欲望,将装熟豆浆的两个陶罐搬出发酵房,倒出来清洗干净。

发酵唯有交给时间,不用时时盯着,赵景清一同忙活做豆腐,等天际渐白才抽空去看。

袁牧也跟了上来,蹲下身凑近陶罐嗅闻,“没啥酸味。”

赵景清用烫过的筷子沾浆水,小心翼翼用舌尖尝了一点,“……有一点点酸,隔一阵再看。”

待到午时,赵景清再来检查,酸味浓郁些许。

晚上吃饭前,赵景清再去检查,酸味中弥漫着一股浅淡的不易察觉的臭味。

待到翌日丑时,赵景清推开发酵房的门,浓郁的酸味中充斥着刺鼻的腐败臭味铺面而来。

“……”好臭。

赵景清屏住呼吸后退,“袁大壮。”

袁牧走过来,嗅到发酵房内逸散而出的味道,“……”

夫夫二人堵住鼻子,将两个陶罐搬出来,袁牧打水洗陶罐,赵景清则拆开另一个密封的陶罐。

味道不如敞开的刺鼻,但也十分难闻。

倒出来后,能看到厚实的豆腐皮,比敞开的凝成的豆腐皮更好更完整。

赵景清懊恼,“我该早点将这个打开看。”

袁牧头都快被熏晕了,“咱们重新做。”

赵景清又舀出四斤豆子,磨浆沥浆,分装四个陶罐,全部密封,搬入发酵房中发酵。

——

山阳镇,黄府。

“少爷,今儿去哪玩?”小厮凑到黄宁跟前,笑容谄媚的询问,“烟柳街婉儿娘子可盼着您呢,可要去她那儿?”

黄宁躺得四仰八叉,百无聊赖道:“不去,没意思。”

天天盼着他去,去得他都快虚了。

“孙少爷前些日子请您去斗蛐蛐,要不去找他?”

“不去,没意思。”

孙贼的蛐蛐太刚猛,斗谁谁死,他才不去找不痛快。

小厮抓耳挠腮,“刘少爷昨儿个寻了只鹦鹉,会唱曲会背诗,送来消息请您赏玩,少爷可去?”

“不去,没意思。”

去了该嘲笑他不会背诗,他丢不起这人。

小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