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和平有些惊讶,一个从没出过国的小丫头,怎么认识那么多外国人呢?而且,这些外国人一个比一个厉害。
这合理吗?
国际发展署柴永笑着说道:“和平书记,你们海州省藏龙卧虎啊。没准这一次关于德意志的合作,可以落户在你们海州厅!”
赵和平听后笑了起来,心里也有这么个想法。之前他可是听林雪梅和吴睿汇报过,在姜凝月的牵线搭桥下,解决了海州省制造业、重工业的矿产短缺问题,减少了本地企业的成本,提高了行业竞争力。
没想到姜凝月现在竟然还和德意志联邦的经合部部长聊的那么投机,虽然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但是赵和平的确感觉到这是一个机会。
原本以为这个姜凝月是一把‘好刀’,但是没想到她还有这关系、这能力,德语都说的那么顺畅。一直待在个《问政海州》有些屈才了。
外交部领导周娜看着姜凝月不由感慨道:“这个小同志去我们外交部不错啊!形象气质以及外语能力、国际关系都非常好啊!”
柴永听后连忙说道:“你们外交部人才济济,我们国际发展署才需要这样的人才。”
李春燕站在一旁,微笑着注视着这一幕。
虽然不知道姜凝月是怎么认识卡林的,但是自己这个小妹妹还挺抢手。
第313章 调研结束
众人边走边聊,省委的几位领导都听到了几人的谈话。
刘省长一派的领导听到这话没意见,刘省长虽然是全省的二把手。但是,因为年龄原因,刘省长快要退居二线了,所以,不愿意掺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领导一没有斗志,下面人自然就开始自谋出路了。
所以,听到可以把姜凝月调走,最积极的是本地派的副书记蔡汉文。
蔡汉文笑着说道:“是啊!我们这位小姜同志能力非常好,在哪个位置都可以绽放着夺目的光彩!搞经济、搞文旅、搞宣传,都是一把好手啊!”
听到蔡汉文的话,柴永和周娜都以为海州省委愿意放人,顿时眼前一亮。
“我们外交部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我们国际发展署也需要啊!”
虽然有开玩笑的嫌疑,但是两位副部级领导真是在抢人啊。
但是,赵和平会放人吗?根本不可能,哪怕放人至少也是《问政海州》把整个海州‘犁’一遍之后再放人。
李春燕当然知道赵和平的心思,于是笑着说道:“你们别看这位小姜同志年龄小,今年才27岁,但却是副处实职的干部。”
二人听到这话惊讶的对视了一眼。
李春燕的话很简单,人家27岁副处。你们有能力给对方升官,升到正处级吗?
不能就别再废话了。
而事实,二人的确不能。
副处还好说,不少名校毕业的进入政府直接就是副处了。但是27岁的正处,多多少少有些惊世骇俗了。
再沉淀两年,等到姜凝月30岁的时候,提个正处应该正常了。毕竟,三十岁的正处,甚至三十岁的县长都有先例。
柴永感慨道:“海州省委用人很大胆啊!”
柴永是从外交部刚刚调到国际发展署的,之前一直都在国外大使馆担任大使。所以,对于姜凝月并不认识。
周娜却对姜凝月略有耳闻,
“这个姜凝月我好像听说过,我刷到过她在山南省救人的视频。”
李春燕笑着点头,帮着自家妹妹吹嘘了几句。
餐厅内,和姜凝月聊了一段时间的卡林还是要回到赵和平等人身边,毕竟,她这次来可不是聊闲天的。
而赵和平也看出来卡林对待姜凝月不一般,专门把姜凝月喊到卡林身边充当‘翻译’。
除了姜凝月本人有点费脑子之外,一顿饭吃的众人颇为愉快。
吃完饭,卡林休息了一番,睡了个午觉。下午2点,就开始了调研。调研省委书记等人就不跟随了,而是吴睿省长带队,姜凝月则被留了下来。
陪着调研团队调研了两天,15日一早,卡林一行要前往沪市进行调研、访问。
回去的路上,吴睿偷偷摸摸地问道:“你帮我们问问,德联邦方面是怎么想的,有没有和我省加深合作的可能?”
姜凝月点头,晚上回去的时候,卡林带着姜凝月去酒店里做美容。她用的化妆品,就是艾琳拿的特供版本。
“这个化妆品真不错,我感觉用了一个月,皱纹都淡了不少。”
卡林感慨道。
姜凝月和卡林闲聊了几句,便询问道:“这一次调研海州,你的感觉如何?有没有想法和海州加深合作?”
德联邦可是制造业大国,大众、宝马、奔驰、西门子……等一众品牌都是德联邦的。
卡林笑了起来,“是海州的领导让你问的吧?”
“是啊。”姜凝月如实说道,“毕竟是双赢的事情嘛。”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