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经济基础还薄弱了些。
给了大家足够的时间思考跟酝酿情绪之后,于延江这才看向刘钊元跟罗静仁,笑着说道:「钊元,这个事你们计算所怎么看的?」
刘钊元立刻笑着应道:「于总工,这个项目具体工作都是罗教授负责的,就让罗教授今天也做个汇报吧。」
于延江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请罗教授先帮我们分析一下吧。」
压力顿时来到了罗静仁身上,他先是抬头看了眼马博涛,这人竟然开始低头整理资料,压根就不跟他目光接触。
说实话,他到现在是真不知道两个实验室到底给了乔喻什么数据,是不是真的跟给他的一样。
但现在这个话肯定不太好说。毕竟这种场合再说这种质疑的话,尤其是在两边都做了汇报之后,他就是把燕北大学这一系往死里得罪了。
当然如果没什么新算法,完全就是两个实验室在说假话,提供给乔喻的数据跟提供给其他人的数据完全不一样还好说。
但万一真要有这么一个新的算法,或者说模型设计方法,他不但是把燕北大学得罪惨了,还丢了大人。以后在学术圈怕是不好呆了都是这个马博涛,他不就是挂了个电话嘛?至于闹成这样?
思考了片刻后,罗静仁才缓缓的开口说道:「感谢于总工跟刘院士给我机会在这里给大家做个简短的汇报。
嗯,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就目前马教授提供给我们计算所的实验室数据,是不具备太多统计学价值的。正如之前刚刚马教授说的那样。
这些实验室的数据指向还并不明确。起码在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分析技术来说,这些数据并不具备统计学价值。
所以我其实也很好奇燕北大学,嗯,还有我们的少年天才乔喻,是用什么样的分析方法,完成了对分析工作,并对实验室具体过程做出指导的。
对于没能为马教授的实验室提供帮助,我感到非常抱歉跟羞愧,但请相信我比任何人都希望了解这种新的数学分析原理。」
最后一句话,罗静仁说的非常诚恳。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情之所至。
毕竟作为一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学者,对于更先进的技术当然是要有追求的。连乔喻都觉得非常合理。
只是这个顺序让他就很难绷。难道不应该是刚刚马博涛提出计算所可以为他作证的时候,他上手那位于爷爷就该让计算所的人出来说话么?
但却是先让自家燕北人出来把他海吹一通。这个操作还挺好的。
接下来应该就轮到他说了,他不露点底子,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
难怪田导刚才在车上,说让自己来了之后最好还能会说话,能要的好处尽管不要脸一点。
嗯,照田导的意思,应该是有些脸必须得要,有些脸的确可以不要。
心里正想着该怎么说的时候,于延江果然已经把自光放到了他身上。
「乔喻啊,大家都对你的方法挺感兴趣,不如简单说说看,你用的什么方法,也让我们大家一起涨涨见识。」
听到于总工直接点名,已经想好怎么处理的乔喻干脆大大方方的站了起来。
「好的,于爷爷,就是那个投影仪能用蓝牙连接吗?我把手机上的几个文档投上去大家肯就都懂了。」乔喻指了指于延江身后的仪器,问了句。
「可以用,你等等,我让小陈来帮你连上。」于延江笑着说道,
很快,于总工的秘书就进来,帮乔喻把手机连上了投影仪,顺手先关了灯。
乔喻也在手机上开始操作,然后三个公式就出现在幕布上。
然后指了指幕布说道:「大家看到了,这就是我针对马教授实验室数据处理的完整思路,模态路径上的关键点筛选法,通过模态距离的约束条件,筛选出数据中隐藏的核心模式。
这个思路的核心不是数据量的多少,而是如何从有限的数据中提取出最有意义的信息。马教授实验室的数据并不少,但之前的问题在于,它们分布过于分散且缺乏明确指向。
简单来说只要构造出合适的模态特征函数,所有这些问题基本就能迎刃而解了。如果你们看过我在上发表的论文,并理解了那篇论文,就会发现这是很显然的。
当然如果大家还没读过我关于模态公理体系的论文的话,理解起来可能就会很困难。所以具体细节和证明,我就不展开了。
因为如果没读过论文,我要解释这些很困难,一天都不够用。但如果读懂了我那篇论文,现在肯定已经明白了我的思路,再解释就浪费大家的时间。
最后再次感谢张左琳教授、刘师兄跟马博涛教授对我的信任,实验室取得的成果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如果没有实验室的数据支持、团队反复的实验调整,我也无法验证这些,感谢!」
说完乔喻冲着台下众人像个小绅士一般微微鞠了一躬,然后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除了田言真盯着他,撇了撇嘴外,没人理他,
其他人大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