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七心想是啊,这种事情完全可能发生。
就如同当年家电零售市场,几乎被国美垄断的时候,国美可以对各家家电生产商各种压榨,让生产商苦不堪言。
但又拿国美没办法,谁叫人家是国内断档式领先的第一家电零售商呢。
离开了国美,没了销售渠道,等待这些家电企业的只有一个死字。
这也是后来很多大型家电企业不惜重金也要打造自己的直营门店,包括后来各种电商出现,国美节节败退,身后未必没有这些家电商的报复。
林三七害怕的就是以后维特公司和安东尼公司签了销量合同后,对岭南制药的各种限制。
最后岭南制药只能沦为一个牛马生产商,而他们两家却吃得肠肥脑满
想要破局,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更换经销商,分散风险。
第二个就是……
见到林三七微微点头,安东尼和维特两人一左一右坐到了林三七身边,把他夹在了中间。
“林,我们商量过了,我们觉得你10的股分太少了,为了展现我们的诚意,我们决定将你在我们两家公司的股权,增加到30。”
林三七眼睛一亮:
“这可是你们说的噢,我可没有逼你们……”
“哪里哪里,这都是我们自愿的。”
林三七主动拿起茶几上的红酒杯:
“那我们为我们的友谊干一杯,你们放心,虽然你们拿出了大额的股份,但我告诉你们,你们只会赚,不会亏。我的实验室里,后续的药物多了去了。”
安东尼教授和维特教授互视一眼,都是嘿嘿笑了起来,他们赌的也是未来。
30的股权,如果在大企公司里已经可以称得上控股股东了。
哪怕是安东尼医药公司和维特医药公司,也是仅次于大股东之后的二股东了。
100块钱利润,他林三七可以拿到30元,而这30元就已经远超生产成本了,两位教授说送就送了。
关键还有一个。
安东尼医药公司和维特医药公司都不是上市公司,股东名单是可以保密的,不用举牌。
林三七到时再弄些离岸公司持股,那就完全是神不知鬼不觉,国内也是难以查到的。
到时他林三七将宝安制药厂赚取的所有利润都上交,这样就可以换取好名声和国内的友谊,这就是“名”。
同时也可以让那些国内知道,他林三七除了拿工资和极少数分红外,真没什么钱。
就这觉悟,远超黄瓜和大亨他们了吧?
这样一位伟大的、毫无私心的无产主义革命战士,等改开后,是不是应该将大量地皮交给他去买卖?
当别人受限于国内各种政策的时候,难以进入的领域,他林三七已经可以拔得头筹,迅速占领国内各方面的市场?
要知道,改开后,我们国家可将成为世界第二强国,这个市场得有多广阔啊!
而他在这两家医药公司手里的股份分红,则完全可以成为他林三七的私产,他暗地里得到了“利”。
这个利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年赚十几二十亿根本不在话下。
有这个钱,林三七家的三代财富就稳了,连孙子的钱都赚到了。
当林三七拥有“名”和“利”后,无论是改开后的内地,还是国际社会,那真是天空凭鸟飞,海阔任鱼跃了。
想到这里,林三七伸出了右手,悬在半空中。
安东尼教授和维特教授一瞧,都是哈哈大笑,将自己的右手也放了上去。
三方的合作就此达成协议。
此后的时间,林三七一心就扑在了宝安特区的基建上,一个个药厂车间建造起来,一条条先进药物生产线投入生产。
药厂工人和工程师的短缺问题开始慢慢显现。
有机器,有订单,但是没有工人生产,导致没办法赚取巨额的外汇,这个情况被明着或者暗地里的潜伏者汇报了上去。
现在国内啥都缺,最缺的就是钱,这有钱不能赚,那还了得?
内部知情的人,一个个都是心急火燎,而林三七则是稳坐钓鱼台。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1964年1月,春节前夕。
经过一年的建设,盐田区域已经成为了一座巨大的现代化药物基地,光是生产线已经达到了1000条。
生产出来的产品,连广九铁路支线都来不及运,不得不新建了一条复线。
而几十年后的罗湖区域,已经成为了医院、学校、商场的区域,包括药厂职工小区也建在这里,一栋栋都是高层建筑,非常现代化。
可以说,此时的罗湖,已经渐渐有了现代化城市的雏形。
特区,已经提前15年出现了,而且比当年特区刚成立时的条件更好。
原本的历史上,特区成立时,除了有政策外,钱是真没有,不得不向港商融资和捐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