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捏着毛笔的手指微顿,转头望向眼前高大庄严的寺庙。
古老的桂花树上,还留着几点残花,香气却依旧浓郁,萦绕鼻尖。
无数红绸在深绿的枝叶间迎风飘扬,他忍不住失笑。
“那你怎么只来偏殿拜观音娘娘?”
林行川闻言眉梢一挑,往后随意一靠,随手捞过一根红绸看了看又放下,道:“那倒不是,只是这几日曾听人说起,这寺里有这棵挂满红绸的桂花树,想起还未做过这种事情,觉得挺有意思,喊你一起来写一个。”
洛子期捏着笔杆,一时无言。
“那要是观音娘娘听不见你的愿望呢?”
“听不见便听不见吧。”林行川轻笑一声,“事在人为。”
洛子期听见这话,看着他这副无所谓的模样,想了想,忽然放下手中正准备落下的笔,转身朝着观音殿而去,最后停留在观音娘娘的雕像前,双手合十,极其虔诚地跪坐在蒲团上。
林行川环抱的手臂微微松开,顿时直起身来,看向洛子期的背影,有些哑然。
他是不信神佛的,方才那句“神佛加持”不过一句玩笑话,他也曾听洛子期说过不信这个。
如今洛子期忽然这副虔诚的模样,令他着实有些意外。
“虽说事在人为。”洛子期望着金光闪闪的观世音菩萨像,缓缓闭上眼,低声道,“但还是恳请观音娘娘保佑师叔平安喜乐,此后余生,顺遂无忧。”
林行川立在一旁,看着少年挺直的背影,看着他向观音娘娘虔诚叩首,不知为何,心头忽然一堵,竟说不出话来。
直到少年重新回到他眼前,他这才回过神来。
四周静谧,这座古老的寺庙里,只出现了几个洒扫的弟子,皆是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不染尘俗的模样。
山间钟声忽然敲响,伴随着少年询问的声音。
“师叔,你想写什么?”
洛子期已经重新捏起那支笔,带着薄茧的手指轻轻按住那条红绸。
林行川张了张嘴,望着洛子期认真的眼眸,心头微动,最终低笑一声。
他说:“唯愿与子期,岁岁长相见,万喜万般宜。”
洛子期落笔的动作微顿,一直低着头,几息过后,才一笔一划认真写下后面两句话。
最后一笔落下,他捏起那根红绸细看。
红绸滤去了刺眼的阳光,墨色的清秀小楷在红黄交织间熠熠生辉。
“唯愿与云岫,岁岁长相见,万喜万般宜。”
他学着林行川的语气念了一遍,念到那个小字时,偷偷瞟了眼林行川的神色。
见林行川不过愣了一瞬,随即便笑了起来,看似并不在意他突然的冒犯──或许是冒犯,他这才放下心,将红绸递过去,眉眼弯弯:“师叔来挂吧。”
林行川接过祈愿红绸,选了个显眼的位置,抬手挂在枝叶间。
那根红绸混在无数虔诚的祈愿中,在桂枝上轻轻飘荡,也不知道会不会被一旁的观音娘娘看见。
桂花的甜香萦绕周身,二人相携离开山间寺庙,顺着山路,慢慢走回了山下的扬州城。
-----------------------
作者有话说:好了,七夕小剧场的出处写完了!小剧场的灵感就是从这里来的!
第132章 琴剑宴
秋风渐凉, 等到了中秋之日,扬州城内竟飘起了细雨。
丝丝凉意从脚底往上窜,街道上, 行人目光却纷纷落在身侧大气磅礴的醉仙楼前。
“今日醉仙楼怎地闭门谢客了?”
“你还不知?听说岑楼主重金包场,要办一场琴剑宴呢!”
“难怪难怪, 这些人都是去赴宴的?”
一位路人拉住正同样打量醉仙楼门前排着长队的男子, 顺着那人的目光望去, 好奇问道。
只见那门口摆放的“今日闭门谢客”的告示下,三三两两穿着打扮似江湖客之人,正陆续进入。
有人抱琴,有人佩剑, 有人执枪, 却都掏出了一枚精致的令牌, 递给门口的小厮验看。
小厮仔细核对后才放行, 因此,门口这才排起了一列不长的队伍。
洛子期与林行川立于不远处隐蔽的屋檐下,静静旁观着往来宾客。
“我竟不知近几日扬州城内卧虎藏龙,岑河竟能请到这么多人来。”
洛子期不认得几个人,却在此时,瞧见好几个相识之人。
他盯着不远处醉仙楼前正与他人交谈的好几位声名远扬的前辈, 不由得啧啧称叹:“中秋佳节,不陪着家人,都来陪着岑河作甚?”
林行川瞥他一眼,语气淡淡道:“你不也在这儿?”
“我这是来陪他过中秋的?”洛子期随口一应, 想了想,旋即又道,“说来, 到扬州后还未曾给清清他们寄家书,不知他们这中秋过得如何。”
雨幕自青伞边缘落下,洛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