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的,要是有人问起我一定推荐。”
等人走后,肖主任看着手里的大前门挑眉。
这小子不算是太木。
魔芋17斤供销社全收走,称重时17斤多一点,季怀之爽快的算的整数。
一斤的单价是一毛两分钱,季怀之猜测他们要卖一毛五或者是一毛八,跟豆腐一个价。
也差不多,忙碌了一整天一家人赚了个两块四分钱。
他还搭进去了一包大前门,亏了。
“弟,他们全收了?”季老大的笑容满面,高兴的拍了拍季怀之的肩膀:“太好了,回去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确实是好消息,就是两块多有点少,得加量。”
季老大推板车:“不错了,这一个月下来就是60块钱了,你想想这都是工人几个月的工资了。”
算了这个账,季老大激动的脸都红了。
一个月那可是60啊。
“弟,我觉得我们可以去其他村子里收这个魔芋头,要做就多做点儿。”
季怀之眯眼笑,看他这么高兴也不泼冷水:“当然可以,神豆腐也可以做起来了,而且不能只做供销社。”
“那得多少人干啊?村里还得种地呢。”季老大咂舌。
季怀之:“我知道,所以到时候就得好好分工。我回去跟爸商量一下,村里只能一家出个人,真要量大的话,还得开荒,专门用块儿地来种魔芋。”
季老大点头:“对。”
“还有做这些要用的柴火,到时候可以让人送,就跟打猪草一样算工分。”
季老大点头:“对对对。”
“像神豆腐这些要上山采叶子,这得按照工钱算,分钱到时候也是个问题,毕竟是小作坊要不了那么多人,所以只能提供岗位,让她们采叶子,买她们手里的魔芋头。”
“对对对对,不然挣钱的老是那几个人,会不高兴的。”
季怀之点头:“反正是给村里人增加创收,慢慢来吧,只要外边儿要的量大,那就会缺人。”
“嗯呐,你说的对。”
两块四分钱拿回去的时候王秀菊可高兴了,还真能做。
居然全都销出去了。
这可比上工挣钱多了。
“后面咋说?还要吗?”王秀菊问。
季怀之:“他们说先卖上一天,看销售量怎么样,但是我们还是得继续做,魔芋还是得做,要是魔芋头没剩多少了就做神豆腐。”
王秀菊这次不反对了:“行!”
那二十斤魔芋头是用的村里人的,现在销出去了,季怀之当着大家的面儿把钱给他们。
二十斤魔芋头是两家人给的,说要是销出去了按照两毛五分钱十斤给他们钱。
“二十斤做了十七斤的魔芋出来,剩下的一块五毛四分钱就是我妈他们分了,加上也是用的我家的柴火。”
“现在村上每天至少收五十斤的魔芋,销出去后就结钱,大家要是没有的,下工后可以去山间找野生的。”
季怀之看有些家里没种的表情有些着急,就说可以找野生的。
林间确实有野生的,它的茎秆季怀之觉得看着有些恶心,像蛇。
“还要到时候做魔芋用的柴火也给钱,也当是大家下工后能赚个兼职钱。”
“还有会做神豆腐的和碱水粑的,去找我妈,刚开始要不了这么多人,但是大家别担心,这些活儿都会平均分给大家做。”
“因为我们暂时只供应供销社,慢慢的量大了,活儿就多了。”
大家激动的直鼓掌。
村子里现在有创收了,证明他们就有其他收入了。
还得是季老幺啊。
脑子聪明就是好啊。
季洪看季怀之跟他们讲明白了他也说了两句。
主要是说,有创收是高兴的事儿,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粮食。让大家别为了这事儿耽误了种粮食。
大家表示绝对不会。
都说了活儿会平均分了,他们也不闹。
(明天要要走了,剩下的明天在火车上补,我去收拾东西了。)
剩下的事季怀之就交给自己老爸了,他是老村支书了,知道怎么分工能让村里人服气。
他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的工作。
继续当自己的季医生。
只是会抽空带着季老大去其他食堂找负责人,季老大看着小弟跟不认识的人熟稔的说话,心里只觉得骄傲。
小弟的人情往来随了父亲。
在外面跟这些大领导说话,都不带打颤的。
“弟啊,你这就走了?不是要带着这两桶魔芋去水泥厂吗?”季老大跟上季怀之。
“就剩水泥厂一个地儿了,你自己去谈,就按照我今天那样说就行。”季怀之挽着大哥肩膀:“你不用担心,没谈下来也没事儿。”
“怎么会没事儿呢?多谈一个地方那我们村里就能赚

